2024年6月22日至23日,中國人學學會、上海交通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和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“中國式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”研讨會暨中國人學學會第26屆年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。副院長劉靈作為參會代表進行了分會場主旨發言。
本次會議為期兩天,共有8場大會主題發言,同時設有2個分會場進行了4個時段的對話和交流。來自北京大學、中共中央黨校、上海交通大學、複旦大學、上海财經大學、南開大學、中山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。
劉靈以“《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》中的工人概念及其理論價值”為主題作主旨發言,闡釋了在《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》中,馬克思在對私有财産運動總體叙事中展開對工人存在的理論把握,由此開啟了馬克思對工人概念的邏輯叙事。他認為,工人是工資的人格化,是現代私有财産的表現形式之一。工人作為商品存在,被嵌入到物的體系(資本邏輯)之中,在不斷創造曆史和社會财富中淪為抽象化、功能化與碎片化的社會工具。因此,工人作為曆史創造者卻承載着曆史普遍性苦難、社會結構性壓迫。馬克思的工人概念深刻揭露了現代人的存在境遇,确立了工人作為曆史主體的根本依據,闡明了工人解放自我的内在動力,有力地批判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,初步闡明了唯物史觀。
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“人學視野中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”、“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”、“中國式現代化與習近平文化思想”等議題進行了充分的探讨,深入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中人的現代化内涵、人的現代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與發展、中國式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内在關聯,為解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時代課題與人民需求貢獻了思想智慧。
(審核:鄧學源 劉靈 趙紅)